看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,都对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和磅礴大气的阵势所震撼。但有一个细节问题,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。那就是,所有的秦始皇兵马俑,都没有佩戴头盔,有的甚至没穿甲胄,仅着布衣。
秦陵兵马俑的头盔去哪了?不愿意戴,还是摘了?
有些专家学者如此解释:因为秦人是一支崇尚武力的民族,他们也有类似于“武士道”的精神,所以他们作战勇敢,不畏生死,戴头盔都觉得麻烦,耽误杀敌。
他们还引用了商鞅变法作为佐证,商鞅变法后,秦国大力为作战有功之人加官进爵,凡是取得敌人首级者,一律封赏,这极大调动了秦军作战积极性,所以他们打起仗来忘乎所以,不戴头盔,甚至是赤身露体上去搏命。
这种说法,听起来煞有介事,仿佛很有道理的样子。但结合常识推敲起来,却是漏洞百出,毫不可信。
如果说秦人也有如日本“武士道”一样的不怕死精神,但是,我们看日本人在抗战中的装备。他们的士兵,大部分是有钢盔的,反而是我们的军人,因为经济问题,无法配备钢盔。而但凡有坦克车、战车掩护,鬼子们也不会像神剧中一样,傻傻的提着枪冲锋,他们会躲在坦克之后走,鸡贼得很。
说到秦国的战斗力,给人印象最深刻的,一是他们如飞蝗般的弩箭,射程远,穿透力强;二是他们长达几米的秦戈,士兵们排成方阵,用这种戈冲锋,所向披靡。
而自古,矛与盾,向来是并行发展的,试问,他们能够研发如此攻击力的武器,难道就会忽视防御装备吗?如果对手也有攻击力相当的弩箭,他们就不怕不戴头盔会被直接爆头?
而随着“秦军铁胄”等文物的出土,更加证明了秦军是有头盔的。他们不光有头盔,而且许多士兵戴的还是铁头盔,防御效果一点不比现在的钢盔差。
而秦陵兵马俑为何都没有头盔呢?比较靠谱的解释是:他们是秦始皇的禁卫军,是秦陵里的礼仪方阵,他们正在接受秦始皇的检阅,而接受检阅的士兵,出于礼仪原因,是要对皇帝脱帽致敬的。
而至于有些士兵为什么仅着布衣,甚至连盔甲都没有,不是他们不怕死,而是因为他们是预备队而保存体力,装甲武器都在战车之上呢,一旦开战他们作为第二梯队,随时准备披挂上阵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