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认为,人类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,在深海可能还有智慧生物存在,而他们,则是史前人类的另一个分支,称之为海底人,与我们相比,拥有更为高度的文明和科技。
那么,海底人跟我们到底有没有接触呢。
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如何聪明咱们暂且不说,单有个问题是,他为什么一定要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?
有人说,是因为听说海上有十洲三岛等仙家福地,所以才派徐福等去海上碰运气的,这种说法似乎有理,然而其中忽略的一个事实。
古籍记载:秦始皇可能见过海底人,所以才派徐福到海上求仙
十洲三岛是道家的说法,而道家,兴起于东汉,先秦以前,道家不过是一个哲学流派,并没有形成宗教,所以即便翻遍当时流传下来的道家典籍,如老庄,列子,甚至延伸到彭蒙、尹文等人的著述,也没有关于十洲三岛的记述,所以可以断定,在秦始皇时期,他是没有听说过十洲三岛的。
可既然没有十洲三岛,中华有地大物博,多有能人异士,秦始皇为什么不在国内求仙,非得铁了心的派徐福、卢生等辈,一趟一趟的往海外跑,他凭什么断定神仙一定在海上呢。
这个问题 ,在东晋王嘉的《拾遗记》中好像有了说明,《拾遗记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
……始皇好神仙之事,有宛渠之民,乘螺舟而至。舟形似螺,沉行海底,而水不浸入,一名“沦波舟”。其国人长十丈,编鸟兽之毛以蔽形。始皇与之语,及天地初开之时,瞭如亲睹。……
始皇曰:“此神人也”。弥信仙术焉。
什么意思?讲的是秦始皇迷信神仙方术的由来。
也就是说,秦始皇是见了宛渠之民,以及宛渠之民的种种异象之后,才更加相信世上有神仙的。
什么异象,从这篇短文里总结下宛渠之民的特点,一共有以下四条:
一:乘螺舟而至,这个螺舟,海陆空三能,能千里万里,瞬息而至;感觉是不是有点像宇宙飞船,因为在海中出现,所以也被后世称为沦波舟。
二:其国人长十丈,编鸟兽之毛以蔽形,长得非常奇怪,跟正常人不一样;
三:宛渠之民自己也说,住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,据此估计,大约在深海之中。
四:始皇与之语,及天地初开之时,瞭如亲睹。也由此可以推断,宛渠之民的知识相当渊博;
四:更要紧的是,其国人以万岁为一日。单从字面上理解,这个宛渠之民寿命很长了。
抛去夸张的成分,总结下来就可以看出,这个宛渠之民从深海出来,知识渊博,又有很高明的科技,这科技高明的让秦始皇不能理解,遂认为是神仙之术,从此以后,就更加相信神仙方术。
加之因为这次巡游中见到的宛渠之民就是海上来的,所以他坚信神仙出自海上,那么,因此派徐福、卢生等人海上求仙,就变得可以理解了。
事实上呢,关于来自海上的宛渠之民的记载,有关秦始皇的记录并不是孤篇。
清代《慈溪县治》当中也有过记载:罗江之浒,有二螺大如冈阜,每出游水面,则有光烛天。其行如飞,百里一瞬。出则有大风雨,至今尚然。
这段文字几乎可以不用翻译了,不就是类似宇宙飞船一样的飞行器飞出海面时的场景吗。
我们是不是因此可以做个大胆的推断:地球上,的确有海底人的存在,而且在古代还跟我们的先民,如秦始皇有过交集,而秦始皇,就因为一次邂逅,增长了许多见识,之后又有许多问题想迫切的寻找到答案,所以,就根据一次见面之后的印象,多次派徐福等到海上寻找他们的踪迹了。
这大约就是海上求仙的由来了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